北京: *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完善养老服务体系,在“老老人”数量较多的区域新建50个养老服务中心,优化养老助餐点布局,老楼加装电梯完工600部,新建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、200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,引导各行业完善适老化服务。 *培育新型消费,积极发展首发经济、冰雪经济、银发经济,扩大时尚消费,支持直播电商、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发展。 上海: *提高养老托育服务品质。新增3000张养老床位,改建3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;加强养老与医护床位联动衔接、资源共享;新建30个社区长者食堂;加大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力度;扩大长护险服务供给;深化智慧养老院等养老科技场景应用。 *大力发展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、夜间经济、直播经济,推进新型消费、汽车消费、绿色消费,加快打造以国货潮牌为引领的消费自主品牌。 天津: *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,完善养老、医保、低保、工伤等待遇政策,落实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,实施基层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工程;优化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,建设社区型养老服务综合体(农村幸福院)30个、示范型老人家食堂30个。 *多措并举优化大宗消费,促进文旅、健康、养老、银发、托育、家政等服务消费,拓展数字、绿色、智能等新型消费,推动消费扩量提质增效,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。 重庆: *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;引导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转型为老年医院。 *开展新时代“银龄行动”,发展银发经济。 安徽: *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,全面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;实施基本医保省级统筹,扩大失业、工伤、生育保险覆盖面,推行长期护理保险;;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,建设一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,扩大普惠养老服务。 *积极发展银发经济、首发经济,布局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区,引进全国首店、省市首店200个以上。 福建: *完善养老托育体系,持续擦亮“福见康养”品牌,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,建设20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,乡镇(街道)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超60%;加强适老化改造和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建设,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提质增效;深入挖掘“一老一小”家政服务潜能,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1万人次。 *积极发展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,培育新型融合消费业态,支持鼓励网络消费。 甘肃: *加快补齐城乡养老服务短板,抓好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,实现县级综合养老服务平台全覆盖;利用乡村闲置资源,改造建设100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300个村级互助幸福院;继续实施万名老年人白内障复明工程。 *激发新型消费,大力发展首发经济、冰雪经济、平台经济、银发经济,丰富智慧商店、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,培育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县域直播电商中心。 广东: *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,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;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,加强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,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,扩大普惠养老服务,推进乡镇敬老院优化整合和转型发展;优化老年助餐服务,深化“长者饭堂”建设;大力发展银发经济,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和推广,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。 *大力发展银发经济,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和推广,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。 广西: *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,扩大普惠养老服务;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。 *积极发展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。 贵州: *新增和提质改造1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。 *积极发展银发经济,引进一批智能穿戴设备、康复辅助器械、适老化产品等制造类优质企业,支持乌当区打造国家级银发经济产业园试点,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。 海南: *推广居家社区养老“建枢纽带站点进家庭”模式,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7个,社区养老服务站22个。 *加快发展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、会展经济、体育经济。 河北: *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,扩大普惠养老服务,推进医养康养结合。 *发展首发经济、冰雪经济、银发经济。 河南: *完善基本医保门诊保障机制,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。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,提升100家县级特困供养机构服务水平,实现1000所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转型,建成1000个村级标准化养老服务站点,培育100个养老服务品牌企业,新增或改造提升医养结合床位2.4万张。 *积极发展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、夜间经济、直播经济。 黑龙江: *推动卫生健康养老事业发展。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,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,大力推广远程医疗服务,推进医院病房改造提升行动,开展重点人群疾病免费筛查。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。实施生育率提升专项行动,优化生育支持政策措施,实行育儿补贴制度,健全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。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护理能力,新增护理型床位1万张以上,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,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。 *积极发展首店、首展等首发经济,重点发展中医康养、智慧养老等银发经济,挖掘冰雪运动、冰雪旅游等冰雪消费潜力。 湖北: *加强养老配套设施建设,建成乡镇(街道)养老服务综合体100个,提升改造农村互助照料中心200个,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.5万户以上,构建银龄生活“幸福圈”。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提质扩面,市、县两级中心城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达到60%以上。改善老年人就医体验,90%以上的综合性医院、康复医院、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,95%以上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。 *顺应服务消费快速增长趋势,积极发展首发经济、冰雪经济、银发经济,加快数智诊疗、家用机器人、新一代低空飞行器等消费产品研发,培育乐享消费、智慧消费以及“展会+”“演艺+”“体育+”等多元化消费模式,争创武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,加快建设襄阳、宜昌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。 湖南: *健全养老服务体系,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;建设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点500个、老年人“时光守护”床位2000张。 *壮大新型消费,推动康养、绿色、文旅等消费扩量提质,加大高质量体育赛事、文化演出供给,支持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、夜间经济、直播经济发展,培育更多有“烟火气、湖南味、国际范”的消费新场景。 吉林: *为70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;新建改建合作助老餐厅和助餐点1000个,基本实现乡镇、城市社区全覆盖;着力发展老龄等事业。 *大力发展银发经济,拓展“冰雪避暑+中医中药”康养模式,支持国企积极利用财政性存量资产设施布局相关产业。 江苏: *不断完善“苏适养老”服务体系,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,扩大普惠养老服务,推进失能老人健康服务试点,推动县市区建设适老生活体验中心。 江西: *深入开展养老服务提质升级、银发经济创新发展、老年社会参与扩面三大行动,建设改造90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,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,建设300个“一老一小幸福院”,提升老年助餐服务水平。 辽宁: *积极推行医养结合,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,提升农村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功能。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,持续降低生育、养育成本。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,我们要大力弘扬、扎实践行。 *大力发展银发经济、会展经济、首发经济和夜经济。 内蒙古: *要围绕养老托育、家政服务等领域,开展大规模、针对性强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,打造一批信得过的专业机构、叫得响的服务品牌。要重视发展银发经济,聚焦老年人多样化需求,丰富旅居养老、商业养老、互助养老、医养结合等业态,进一步增进老年人福祉。 宁夏: *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、少子化趋势,精心呵护“一老一小”。扩大普惠养老服务供给,加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,支持专业化、连锁化、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建设,社区养老服务设施、乡镇(街道)综合养老服务中心、农村老饭桌覆盖率分别达到90%、60%、35%以上。推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,开展经济困难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,向特殊老年群体发放服务和护理“两项补贴”。 *加力壮大新型消费,积极发展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、冰雪经济、休闲经济、假日经济等,推动直播电商、网络购物等线上线下融合发展。 青海: *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,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,加强残疾、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,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,改造10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,把可感可及的养老服务送到老年人的床边、身边。 *引进和培育商贸领域品牌,积极发展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和避暑旅居产业,开展国货潮品进乡村、进社区等公益行动。 山东: *健全县、乡、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,培育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200家,新增智慧养老院30家、家庭养老床位1万张、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1.5万户,扩大老年健康产品服务。建设认知障碍老年人友好社区50个、认知障碍床位3000张。 *培育壮大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、健康服务,提升数智、绿色等融合消费水平。 山西: *组建县域养老服务联合体;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推动养老服务扩容提质,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,建设医养康养基地;开展新时代“三晋银龄行动”;新建改造50个社区养老工程、50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、100个标准化社区食堂,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养老和助餐服务。 *发展首发经济、冰雪经济、银发经济。 陕西: *聚焦民生短板弱项扩投资,加大养老托育、供水供热供气等民生项目投入;健全健康、养老、托幼、家政等服务消费支持政策;鼓励嵌入式养老、托育、家政等服务进社区,扩大普惠养老托育覆盖面。 *加快发展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、平台经济、夜间经济。 四川: *支持老年大学利用社会资源设置教学点工作;实施新时代“天府银龄行动”。 *积极发展首发经济、冰雪经济、夜间经济和银发经济。 新疆: *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,打造“一刻钟”社区养老服务圈;加强老年、妇幼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,加快推进养老、托育产业发展;大力实施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等十件民生实事。 *积极发展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、平台经济,使有效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。 西藏: *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。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。研究建立低收入困难家庭补助长效机制。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帮扶工作。落实和完善生育支持政策,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,推动城镇、农牧区托育托幼一体化发展。 云南: *打响“银龄”品牌: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,扩大普惠养老服务,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,加强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,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;深入实施新时代“银龄人才万人计划”;积极发展银发经济,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,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康养综合体。 *积极发展银发经济,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,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康养综合体。 浙江: *加快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,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,推进社区食堂(老年食堂)助餐服务扩面提质,加强失智失能照护服务供给;新增养老护理、应急救护“双持证”护理员8000人。为全省7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。持续推进长护险提质扩面,新增参保人数1500万人,实现长护险制度基本覆盖。 *拓展消费新场景新业态,培育壮大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、会展经济、演艺经济、赛事经济,提升商圈经济、夜间经济的规模和效益,打造更多精品项目、爆款IP。 ——节选各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|